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怎么获取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企业行为和绩效的主要数据之一,但是这个数据库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清楚两个概念:
1、脱敏数据:所谓脱敏之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就是指这份工业企业数据每个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等敏感信息已经剔除;
2、序贯匹配:将不同年份的未脱敏数据合并为一份面板数据时,需要每家企业具有唯一的企业标识码,序贯匹配的方法可以为每家企业生成唯一的标识码(除序贯匹配外还有聂辉华(2012)交叉匹配法,本文主要以序贯匹配法为例);
有了上述两个概念之后,就可以将我们获取的工业企业数据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经过序贯匹配之后的未脱敏数据
2、经过序贯匹配之后的脱敏数据
3、未经过序贯匹配的未脱敏数据
首先是 经过序贯匹配之后的未脱敏数据(获取这类数据的渠道包括:EPS、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查询系统),这一类型的数据未脱敏,因此可以与污染、创新、海关等数据库匹配使用,但由于数据商并没有提供序贯匹配的代码和详细方法,因此序贯匹配过程是一个黑洞;
其次是 经过序贯匹配之后的脱敏数据( 获取这类数据的渠道包括:RESSET),这一类型的数据脱敏,因此不可以与其他数据库匹配使用,并且序贯匹配过程是一个黑洞;
最后是 未经过序贯匹配的未脱敏数据(获取这类数据的渠道包括:不详 高校老师可能有),这一类型的数据未脱敏,因此可以与其他数据库匹配使用,并且这一类型数据并没有经过序贯匹配的方法为每家企业生成唯一的标识码,因此可以自己参考Brandt et al.(2012)等方法进行匹配,避免序贯匹配过程的黑洞;
工业历史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工业历史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施耐德电气在工业历史数据库这一块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及软件技术,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
工业实时历史数据库是什么?有推荐的平台吗?
实时历史数据库是实现工业海量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应用OPC、螺旋门等工业协议来搜集与压缩存储能源信息。工业实时数据库的诞生,不仅能将分散的海量过程数据采集并存储下来,解决了关系数据库应用难题,还为企业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台。亚控在2006年推出国内首款工业实时历史数据库产品,KingHistorian是国内首款商品化工业实时数据库,5000余个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KingHistorian数据库拥有着世界顶尖的技术水平及性能,其开放的数据访问接口足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数据库二次应用开发。推荐你可以去了解下,亚控科技的实力和口碑都还挺好的。
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库包括哪些频率的数据
包含应收帐款净额、产成品、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资产、负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单位数、亏损企业单位数、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税金总额39个大类行业、近200个中类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简称“国研数据”)是国研网在全面整合我国各级统计职能部门所提供的各种有关中国经济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历经数年研究开发、优化整合后推出的大型数据库集群,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运行态势进行了立体、连续、深度展示,是中国经济量化信息最为权威、全面、科学的统计数据库之一,是投资、决策和学术研究的有力助手。